今日关注
江苏淮安市金湖县上岸的渔民做起了水生意
2013-09-24 08:03  浏览:2666
289户上岸渔民中,40多户渔民承包了农田、水面从事种养殖,30多户搞起了餐饮旅游业,30多户在上海、南京、苏州等城市从事特种水产品销售,60多户购置了货车、出租车等车辆从事营运,没有一户渔民出现因上岸致贫的情况。三年来,金湖工商局引导“上岸渔民”实现再就业,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。

  2010年7月起,淮安市政府为推动白湖生态保护,实施了湖区退圩还湖工程。金湖县前锋镇境内的白马湖、郑圩、阮桥、中兴等4个村,共2.13万亩水面被列入退圩还湖范围,范围内的289户渔民不得不离开了赖以生存的湖面。

  “让离了水的鱼儿活下来!”

  “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水上,现在让我们到岸上去,就像一条鱼蹦到了岸上,游不动很快就会干死了。”一位上了年纪的渔民老高呆呆地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,对在场的工商干部说。

  是啊!渔民们早已经习惯了水上生活,加上文化水平低,没有一技之长,离开水面后,生计都可能成问题。“一定要让离开水的鱼儿在岸上活得更好!”每个在场工商干部在心中暗暗地发誓。

  渔民们惊喜地发现,工商干部上船“家访”次数越来越频繁了,每次都带来政府支持渔民再就业和创业的最新优惠政策;专门针对渔民的就业、法律等专项培训直接开到了渔船上;工商局与本地企业联合举办的招聘会,开始优先招聘渔民了;服务渔民的临时工商办公点直接设在了湖边上,在家门口就可以进行办照申请和业务咨询,材料齐全当天就可以领取营业执照。在工商干部的努力下,全镇“上岸渔民”的生活水平不仅没有下降,还有不同程度的提升,离开水的鱼儿真的活得更好了!

  渔家乐让渔民盆满钵满

  炎炎夏日,白马湖旖旎的水上风光,美味的珍品湖鲜,原生态的生活风情吸引了大批前来体验渔家乐的游客。下午两点多,“金湖县高乐高水上酒楼”老板高风华站在船头,送走了最后一批游客。

  高风华原来也是白马湖上的一位渔民。工商干部在“家访”过程中发现,部分游客观光时,喜欢到湖上的渔民家品尝渔家的美食,而他家就是游客光临相对比较多的一户。根据这个情况,工商干部开始给高风华做动员工作,引导他从守着几亩水面的旧思想转向旅游餐饮的新思路上来。在工商干部的动员下,高风华在自家小渔船上开起了水上酒楼,没想到生意异常火爆,他也因此赚了个盆满钵满。今年4月,尝到了甜头的高风华又投资了200多万元,购置了一条崭新的大船。站在新船上,他又开始迎接新一波游客的光临。

  高乐高、大安大、旺旺酒楼……短短两年间,金湖工商局引导32户渔民走上了以旅游餐饮、观光渔业等项目为主的渔家乐道路,现在白马湖渔家乐年接待游客40多万人次,全年经营性收入8000多万元,每户渔民纯收入在10到50万元不等。

  都夸咱“金奥”大闸蟹好!

  对光临店里的每一位顾客,金湖县前锋镇金奥大闸蟹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勇奇总是自豪地说:“咱"金奥"大闸蟹,那可是被省委常委推介的!”

  刘勇奇原来是郑圩村的渔民,退圩还湖后,充分利用丰富的养殖经验干起了大闸蟹养殖。但因为资金短缺,养殖规模一直上不来。金湖工商局干部听说后,主动上门,指导他与其他养殖户合作,成立了金湖县前锋镇金奥大闸蟹专业合作社,共同从事大闸蟹养殖。短短几年时间,养殖规模从个人的几十亩水面到现如今的180多名社员,3万多亩水面。

  规模扩大了,但因为市场竞争激烈,刘勇奇的合作社效益一直上不来。“工商局的同志给我指了一条品牌兴社的道路,让我获益匪浅。”在金湖工商局的帮扶下,刘勇奇注册了“金奥”商标,并为每只螃蟹戴上“金戒指”,上面注明品牌、养殖户姓名、联系电话,实行质量追溯制度。通过内强品质、外重品牌,“金奥”大闸蟹迅速打开了市场,年销售大闸蟹十万多公斤,产值一千多万元。第十届江苏省农洽会上,省委常委、无锡市委书记黄莉新向海外顾客特别推介了“金奥”牌大闸蟹。

  世上三样苦,撑船打铁磨豆腐。白马湖上岸的渔民们告别了传统生活,在金湖工商局的引导、帮扶下,他们迎来了崭新的日月。


  戴 岱 李 雨